香江和濠江之畔,中國紅耀眼奪目,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港澳主要街道、出入境口岸及地標景點裝扮一新,各類慶祝活動紛沓而至,吸引不同階層、界別、群體的廣大市民踴躍參與。
歡聲笑語中,人們凝聚家國情懷,禮贊山河錦繡,祝福歲月芳華。
全城充滿節慶喜悅
中國紅為底色,大大的“75”燙金字樣下,以速寫風格繪就萬里長城及天宮一號、神舟八號——這是香港特區政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而設計的宣傳標識。帶有這一圖案的海報和國旗、香港特區區旗、燈柱、彩旗一起,陸續裝扮起香港的大街小巷,為全城帶來節慶的喜悅。到10月1日,全港將在5000多個地點布設超過18萬件節慶宣傳品。
香港特區政府將舉辦400余項內容豐富、種類多元的慶祝活動。從9月27日起,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推出“盛世啟航——新中國成立75周年成就”展覽,在不同的發展領域介紹國家在過去75年間砥礪奮進的全面發展進程,增進民眾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香港旅游發展局28日晚也在灣仔海濱舉辦“香港馬騰盛世”主題無人機表演,迎接國慶節到來。
全港各地結合自身特色,推出繽紛多彩活動:在新界,一場名為“夢溪少年談”的國家成就科普計劃舉行啟動禮;在西九文化區,“新生代千人合唱賀國慶”活動結合歌唱、舞蹈、武術、無人機表演等形式;在荃灣區,一場龍舟公開賽吸引144支龍舟隊逐浪較量;在中西區,游人如織的堅尼地城海濱開辦國慶美食市集……
“我和祖國有個約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暨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主題展演”日前在澳門舉行。展演圍繞“心相約”主題共分為“心·心系祖國”“相·相伴情深”“約·約赴未來”3個篇章,在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同時,增強澳門同胞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由澳門13家主要社團聯合主辦的“同聲歌祖國”文藝晚會近日也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為祖國、澳門獻上滿滿祝福。國慶假期,特區政府旅游局還安排了國際煙花比賽匯演、火樹銀花嘉年華等精彩活動。
各界推出多元優惠
香港餐飲業界聯合在10月1日推出相關優惠,超過3600家餐廳及商鋪參與,數目比去年多一倍。發起活動的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表示,今年推出的國慶優惠折扣力度比“七一”回歸紀念時更大。香港飲食業聯合總會梁進形容,優惠活動是推動力,希望通過大型活動,說明香港是“有活力的城市”。
澳門特區政府聯同澳門中華總商會于9月30日起合辦“全城消費大獎賞”大型活動,進一步改善民生區商戶經營,預計全澳門可核銷電子優惠的商號超過2.2萬家,受惠商戶遍布不同行業。
澳門輕軌公司表示,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和澳門特區成立25周年,以及配合澳門大橋國慶節開通,在9月29日舉行健步行活動。市民和旅客在9月29日到10月1日當天,可以一連3天免費乘坐輕軌,無須購票,只要按現場工作人員安排有序乘車就可以。澳門兩家巴士公司也宣布,在國慶當天,從首班車至末班車,都無需支付車費。
香港旅游業議會總干事楊淑芬預計,一連7天的國慶假期將有800多個內地旅行團訪港,內地旅客有115萬至120萬,分別同比增加一成和兩成。澳門有關部門預計,國慶期間每天平均將有超過10萬人次旅客入境澳門,10月5日達到出入境高峰。兩地精心推出各類活動,積極做好出入境、交通和消費等工作的安排部署,歡迎各地旅客與市民共度佳節。
民眾獻上青春祝福
連日來,港澳許多慶祝活動都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讓青少年和民眾在節慶氛圍中加深國情認識。
在金紫荊廣場,全港17個青少年制服團隊的750名青少年近日共同進行了一場升旗禮。迎著清晨明媚的陽光,孩子們升國旗、奏唱國歌,在飄揚的國旗和香港特區區旗下立下報國志向。
李浩銘等上百名身處內地的香港青年制作了一部祝福短片。短片中,他們在北京、天津及遼寧沈陽的地標處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李浩銘說,拍攝這條短片不僅是為了75周年國慶,也希望反映出當代香港青年的精神面貌。“愛國愛港,一定是新時代香港青年的底色。”李浩銘說,“我們珍惜‘一國兩制’優勢,有決心、有能力成為‘一國兩制’事業薪火相傳的接班人。”
由澳門市政署和澳門口述歷史協會主辦的澳門國慶牌樓回顧展,近日在澳門市政署畫廊開幕。展覽通過展現上世紀40年代末起澳門為慶祝國慶而建的牌樓發展及變遷,帶領觀眾探尋澳門居民的愛國愛澳情懷,感受新中國經濟文化建設成就的逐漸提升、人民生活邁步向前的景象。澳門市政署表示,期望透過這次展覽,讓參觀者包括青少年群體加深了解澳門這段歷史,從而加強國家認同感、歸屬感和民族自豪感。
澳門特區行政會委員、澳門青年聯合會副會長周永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身為澳門青年,我們都對國家的發展感到十分振奮和自豪。“澳門與祖國的命運始終緊密相連,在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澳門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他說,“祝愿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澳門的發展越來越好,共同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進。”(記者 任成琦)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