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和分布不均衡是一個全球共性問題。”在不久前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說。
對于這個問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內科主任醫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寧夏婦女兒童醫院執行院長侯新琳感受頗深。“如果患上疑難雜癥的孩子在當地得不到有效診療,就要輾轉很遠到醫療條件比較發達的地區就診。這樣既給患兒家庭增加了經濟壓力,也增加了陪護壓力。”侯新琳說,有時兒童病程進展很快,如果不及時進行相應診療,就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要改變這樣的狀況,急需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擴容和下沉,讓本地醫院也有能力治得好大病和疑難雜癥。
雷海潮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先后設置了13個國家醫學中心、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11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我國醫療資源以及服務能力有了明顯躍升,在東中西部之間的分布更加均衡。
降低跨省就醫比例
“我們跑、病人就不用跑了。”侯新琳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主要目標。2023年,她接到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任務,前往寧夏回族自治區,作為執行院長開展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寧夏婦女兒童醫院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寧夏婦女兒童醫院一樣,中山大學附屬喀什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內蒙古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貴州醫院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近年來分批次逐步建立起來。《“十三五”國家醫學中心及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解讀中明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主要負責區域內疑難危重癥的診斷與治療,示范、推廣適宜有效的診療技術,輻射和引領區域內醫學發展和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等。以北京積水潭醫院貴州醫院為例,2022年10月全面開診運營以來,醫院充分發揮北京積水潭醫院在骨科方面的優勢,全面提升貴州省骨科系統疾病整體救治水平和疑難危重癥救治能力,大幅降低跨省就醫的比例。
兩年來,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北京積水潭醫院貴州醫院已累計開展新技術155項,填補貴州省空白35項。
頂級專家走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走近了患者,也走近了基層醫生,為當地培養拔尖人才、提高整體醫療水平提供了助力。例如,北京積水潭醫院貴州醫院與貴州省127家醫院建立骨科聯盟,已接收百余名基層醫務人員進修學習。
“現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婦女、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急癥、重癥患者也不用跑到外省進行治療了。”侯新琳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寧夏婦女兒童醫院的建立提高了整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醫療救治水平。該醫院也成為了區域的醫療高地,醫療資源可以輻射整個西部,包括西北、西南地區。
突出重點補齊短板
“通過專家支援、技術平移、同質化管理等舉措,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正在填補地方在重點疾病和重點專科方面的短板和弱項。”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副司長薛海寧表示,群眾跨省跨區域就醫的難題正在逐步得到緩解。
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中,兒童疾病救治和跨省外轉高發的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病等重點病種得到重點關切。醫療資源發達地區的杰出人才走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助力當地加快補齊醫療短板,迅速縮小當地重點病種治療水平與全國的差距。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數據統計,前4批7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了460多個專科、開展醫療新技術6200余項,患者外轉就醫平均較建設前下降約三成,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就診率達到90%以上。
此外,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模式輻射還帶動了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例如,聚焦心血管疾病、腫瘤、呼吸系統疾病等發病率、死亡率較高的病種,河南省周口市建設了心血管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三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腫瘤醫院。40多個原來在省級醫院才能開展的重大手術項目,如今在市域內就能完成。
留住優質醫療資源
如何把經濟發達地區的優質醫療資源“引”入醫療條件相對欠發達地區,并讓它們在這些地方“扎根”?
為了把優質醫療資源“引進來”,各地積極與國家部委進行工作對接,落實建設資金保障。今年8月,安徽省9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全部開診。相關數據顯示,按照“爭取中央支持、省與市縣共擔、一中心一策”的原則,在安徽省落地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已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27.7億元,安徽省財政累計撥付省級建設資金12.1億元,項目所在地政府統籌安排10.2億元。與此同時,為了讓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優質醫療資源產生“級聯放大”的效果,安徽省財政安排省級資金1.4億元,支持在安徽省建設14個省級區域(專科)醫療中心,已覆蓋亳州、宿州、阜陽等11個市。多層次、高水平醫療服務體系逐步構建起來。
江蘇省也持續增加對公立醫院的投入經費。江蘇省衛生健康委主任譚穎介紹,近3年,江蘇省對公立醫院新增投入100億元,其中48.5億元用于高水平醫院建設和結對幫扶建設區域醫療中心。省級層面也組織了三甲醫院結對幫扶醫療資源薄弱地區的20家醫院建設區域醫療中心。
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不斷為醫療資源薄弱地區“輸血”的同時,如何使當地實現更深層次的“造血”?業內人士認為,可從幾個方面入手,如進一步完善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機制,建立關鍵技術的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機制等。不久后相關部門或將出臺與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相關的指導意見,結合當前實踐不斷完善現行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績效考核評價機制。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此前也表示,針對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批復的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相關部門將建立完善跟蹤問效機制,引導這些中心進一步發揮作用。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