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葉偉)10月16日,由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承辦的“2024 OSCAR開源產業大會”在北京召開。
本次大會旨在搭建專業平臺,廣納產研智慧,扎實開源體系構建,繁榮開源生態建設,推動開源產業發展。會上進行了《開源體系建設100問》預發布,同時舉辦了電力企業開源技術典型實踐案例聯合征集活動,以及金融行業開源社區新成員授牌儀式。大會針對數字公共產品洞察和開源體系建設路徑模式進行了深入解讀,公布了2024年可信開源最新評估結果與 OSCAR開源尖峰案例,并更新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在開源領域的最新工作進展與多項報告成果。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黨委副書記王曉麗在致辭中表示,開源作為數字經濟時代一種新思維、新模式,為全球數字經濟高速發展注入無限活力。從技術創新視角看,開源開放的創新模式能夠有效降低創新邊際成本,推動數字時代科技創新。從產業協作視角看,開源助力建設多元合作開放的產業體系,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從社會發展視角看,開源釋放增量合作空間,推動形成一批全球共同維護的數字公共產品,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針對開源產業發展,王曉麗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加快我國優勢開源項目培育,積極推動國際開源生態布局。二是創新重點領域開源社區運營模式,促進創新資源的有效流動。三是應促進開源商業價值實現,激發產業生態活力。四是加強開源生態發展保障能力,完善開源治理體系。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代曉慧表示,產業發展,標準先行。過去,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積極發揮標準研究主力軍作用,已推動二十余項開源領域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團體標準,涵蓋開源安全、開源項目和社區、開源治理等多方面內容,為我國開源體系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未來的開源領域標準體系建設工作應從以下三點進行布局:一是政策領航,堅定落實國家宏觀政策要求;二是聚焦重點,持續完善關鍵領域標準布局;三是開放協同,積極開展開源領域國際合作。
隨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人民日報出版社聯合進行了《開源體系建設100問》的預發布,基于開源體系建設實踐經驗與智慧結晶,回答了從開源項目建設到社區培育,再到行業應用、風險治理,以及企業管理和地方發展等一系列開源體系建設的關鍵問題,全方位、多角度地揭示了開源體系建設的內在邏輯和關鍵要素,為參與開源體系建設的不同主體提供了行動標準和價值參考。目前編寫的基本工作已經完成,預計將在今年年底正式發布。
電力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電力數字化轉型成功與否,事關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幫助電力企業全面深入地認識開源技術和開源體系,科學合理地運用開源模式提升數智化能力,持續深化應用場景,在大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與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聯合開展了電力企業開源技術典型實踐案例征集活動。此次案例征集活動將通過組織專家評審,開展開源技術培訓,積極推動電力行業開源技術體系建設。
隨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帶來數字公共產品洞察,深入剖析了數字公共產品的發展歷程、重要意義、建設路徑、風險治理以及未來發展。他表示,數字公共產品進一步放大了開源模式的公共價值。數字公共產品的建設,應在數字公共產品生產環節注重靈活性與可擴展性,提升技術普適性;在應用環節注重應用包容與公平,推動行為準則與規范制定;在運營環節注重協調多元運營主體,建立層次化運營架構。何寶宏說,數字公共產品需要政府、企業、第三方組織聯盟、社會公眾等多方主體參與建設。其中,治理主體應以政府和企業為主,第三方開源聯盟組織為輔,結合社會公眾進行監督。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從開源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出發,重點分析了全球開源體系建設現狀、我國開源體系建設現狀。她強調,我國應著力優化以開源關鍵要素為主體,以地方政府和企業為兩翼的“一體兩翼”布局結構,積極開展開源體系建設。隨后,針對地方政府及企業開源體系建設路徑,栗蔚分別給出了針對性建議。
基于“安全”“合規”“健康”“可持續”的開源生態發展目標,中國信通院公布了2024年可信開源最新評估結果,包括可信開源治理能力成熟度評估、軟件產品開源合規能力評估、SOSS 標準符合性測試、可信開源治理工具(SCA)評估、開源代碼庫能力評估、可信開源社區評估、可信開源社區-OpenChain開源合規能力雙評估、可信開源大模型成熟度評估、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軟件產品自研創新能力評估等多項新增內容,為推動開源技術的安全合規應用與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截至目前,可信開源評估共有14大類141家企業的產品或項目通過評估。
中國信通院還在會上發布了《2024央國企開源項目典型實踐》《2024年中國企業開源治理全景觀察》《開源大模型應用指南1.0》等多項成果,為企業安全、合規、高效地使用開源技術提供了標準和案例參考。會上為入選《2024央國企開源項目典型實踐》案例的典型企業代表以及《2024年中國企業開源治理全景觀察》《開源大模型應用指南1.0》核心貢獻者代表舉行了頒證儀式。
中國信通院一直致力于推動開源生態的健康發展,通過建立行業社區、制定開源治理標準、提供開源評估服務等一系列措施,幫助企業和組織規避開源風險,促進開源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
在中國信通院的積極推動下,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金融行業開源技術應用社區(FINOC)再次迎來新力量。目前,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金融行業開源技術應用社區成員已有83家。會上,中國信通院為新加入的社區成員舉行了授牌儀式。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運營部資深顧問藍登峰站在第三方開源聯盟組織視角,詳細介紹了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的使命和愿景,及其在引入和孵化開源項目方面的顯著成果,并重點探討了開源項目對相關產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藍登峰表示,企業開源戰略構建要遵循三步曲。首先要建立開源辦公室。采用開源需要一套規范和指導方針,內部的開源代碼協同也需要適當的政策和流程。然后是治理開源項目。企業通過制定開源治理框架,解決許可證的管理問題,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價值,有利于產業創新協同及業務的靈活性,連接國內乃至全世界的同行專注核心價值。最后是發展開發者關系。企業開源發展計劃要遵循共享,協作,開放,參與,賦能原則,充分連接力量和資源才能獲得開源戰略的成功。
大會還邀請了產業各方嘉賓發表精彩演講。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王長金帶來了“開源加速,驅智助算”的主題演講;百度 Apollo 開放平臺首席架構師胡曠帶來了“Apollo 開放平臺:構建卓越開發體驗,共創自動駕駛生態”的主題演講。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開源團隊匯報了在開源領域的最新進展,并對《2024央國企開源項目典型實踐》《2024年中國企業開源治理全景觀察》《開源大模型應用指南 1.0》國家標準《軟件產品開源代碼安全評價》《開源服務商案例集》《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軟件產品研創能力評價方法》標準進行了深刻的解讀。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高級業務主管張一陽表示,央國企數字化轉型是國家重要戰略,開源在央國企數字化轉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開源通過透明公平的協作方式建立信任,加速企業數字技術發展,通過構筑軟件生產新范式,增強企業生產鏈韌性,通過拓寬產品應用場景,促進企業優化轉型。本案例將為央國企開源探索提供諸多優秀實踐。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高級業務主管俊哲表示,《2024年中國企業開源治理全景觀察》全面展現了我國企業在開源治理方面的最新進展、面臨挑戰及未來趨勢,為企業和政府提供針對性和實用性的解決方案以及科學權威的決策依據。此外,隨著開源大模型技術應用的逐漸廣泛和深入,相關風險也逐漸暴露。在此背景下,中國信通院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開源人工智能治理工作組”,組織業界開源大模型治理專家和開源大模型研發與應用單位共同編寫《開源大模型應用指南1.0》,從而為企業安全、合規、高效的應用開源大模型技術提供借鑒和參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高級業務主管李曉明表示,《網絡安全技術軟件產品開源代碼安全評價方法》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牽頭,匯集了金融、能源、通信、汽車、互聯網、云廠商、安全廠商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建議與實踐經驗,旨在對軟件產品包含的開源代碼成分進行靜態安全評價,為企業鞏固開源代碼安全防線提供指引。開源服務商能夠更好地支持開源軟件在金融、通信、汽車、能源等重點行業用戶的信息系統中長效穩定應用,極大降低企業應用開源技術的運維成本和使用難度,加速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中國信通院發布的《2024開源服務商案例集》能夠為業界提供開源服務典型案例。
賈明川表示,隨著我國軟件產品生產全鏈條開發能力日益增強、用戶企業對軟件產品研創能力的要求逐步提升。在此背景下,中國信通院編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相關標準。標準從過程域和技術域出發,面向產品、供應商兩大主體,提出“可信研發”“穩定服務”“知識產權合規”等五大類評價指標,以綜合衡量軟件產品研創能力。
為了更好地加速開源技術在中國市場的落地,鼓勵個人和企業參與開源、貢獻開源,大會公布了2024年“OSCAR開源尖峰案例”評選結果,包括“開源風險治理”“開源項目及開源社區”“開源商業化”“開源人物”四個領域,旨在表彰典型開源案例,樹立開源典范。
本屆大會除主論壇之外,還設有4個分論壇,即重點行業開源發展論壇、開源項目社區及商業化論壇、開源安全合規論壇暨 OpenChain 中國社區活動、CNCOS 社區論壇。
加強開源體系建設是順時代之勢、應國家之需、答產業之盼的重要使命。開源體系的建設需要多方主體的共同參與和協作。未來,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將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政策要求,圍繞開源領域標準化工作系統開展相關工作,持續推動覆蓋開源全生命周期的標準體系建設,為推動我國開源產業健康繁榮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