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認知功能的奧秘是21世紀最大的科學挑戰之一,并可能幫助應對困擾了超過40%人口的神經系統疾病。日前,在線發布的《自然》增刊“自然指數2024神經科學”,展示了神經科學領域領先的國家和機構,并探討了他們在推動研究進步中所面臨的挑戰。
根據自然指數標志性的指標“份額(Share)”,2019-23年,美國在神經科學產出上大幅領先其他國家,緊隨其后的是中國、德國、英國和日本。在產出前十的國家中,美國神經科學產出的份額占其自然指數總體份額的比例也最高,約為14%,而日本和中國的比例相對較低,分別約為7%和4%。
2019-23年的自然指數顯示,美國參與了最多的神經科學合作,并且是各合作伙伴關系中最有力的貢獻者。中國與美國在神經科學研究上的合作也多于其他任何國家。
本期增刊所做分析取自128種自然指數期刊組成的子集,未將與神經科學領域無關的期刊包括在內。份額根據自然指數數據庫中的論文作者所屬機構,來計算該機構的作者所占比例,用以衡量他們對研究論文的貢獻。
哈佛大學、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斯坦福大學、馬普學會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是神經科學領域排名前五的機構。中國科學院位居第六,是唯一進入前十的中國機構。前十機構中總計有7所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在自然指數的總份額中有19.6%與神經科學相關,顯示了該領域的優先地位。對于中國科學院來說,神經科學所占比例為3.8%。
2022-23年期間,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是神經科學研究增速排名第二的機構,也是增速前五位中唯一來自中國以外的機構。其他幾家機構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一)、四川大學(排名第三)、首都醫科大學(排名第四)和武漢大學(排名第五)。神經科學研究總產出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學,其增速排名第六,份額增幅為4.5%。
增刊還調查了“中國腦計劃”等世界主要的神經科學項目,包括它們所取得的進展及未來所面臨的挑戰。
自然指數高級編輯Bec Crew(麗貝卡·克如)說:“神經科學已取得顯著進展,得益于尖端的成像和基因工具,人們可以對大腦特定區域進行空前細致的研究。但研究人員在呼吁提供更多資金來幫助解答尚未有答案的關于大腦核心功能的基本問題。未來幾年,植入式腦機接口等技術進展有望從根本上改變神經科學的研究方式,以及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和診斷方式。”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